觀點文章
觀點文章 > 環境部推生活碳足跡計算器 鼓勵個人減碳
產業風雲榜

環境部推生活碳足跡計算器 鼓勵個人減碳

2025.04.02

環境部2月27日舉辦「碳測你的影響力—生活碳足跡計算器」記者會,宣佈正式推出「生活碳足跡計算器」,希望透過個人化碳排放數據分析,提升民眾對淨零綠生活的認識,並鼓勵從日常行為開始減碳,以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。

 

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表示,生活中的每個行為都會產生碳排放,但也能透過改變來減碳。依據國際能源總署的研究,減碳不應僅由碳排大戶執行,最終仍須回歸生活習慣的改變。因此,環境部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,開發「生活碳足跡計算器」,將日常生活中的食、衣、住、行納入考量,讓民眾能夠快速了解自身碳排放量,估算個人對全球暖化、氣候變遷的影響,並透過行為調整達到減碳效果。

 

生活碳足跡計算器涵蓋「住宅能源」、「交通」、「飲食習慣」、「日常用品消費」及「旅遊休閒消費」等五大面向,目前除「飲食習慣」尚未完成,其餘四項皆已開放計算功能,並分階段提供「均值模式」與「自訂模式」兩種計算方式,讓民眾可選擇快速評估或輸入個人數據,以獲得更精準的碳足跡分析。此外,生活碳足跡計算器分析不同行為間的碳排放差異,提供使用者了解潛在的減碳機會。

 

為了讓民眾具體了解小改變所帶來的減碳成效,環境部在生活碳足跡計算器內展示多項減碳案例,例如汰換老舊電冰箱可減少191.62 kgCO₂e/年、冷氣調高1°C並搭配電風扇可減少83.93 kgCO₂e/年、自備環保杯取代一次性飲料杯可減少9.67 kgCO₂e/年,以及自備盥洗包取代旅館一次性備品可減少5.44 kgCO₂e/年。

 

環境部表示,希望透過「知碳」與「減碳」理念,提高民眾對個人碳排放的認識,並以實際行動減少碳足跡,例如改變日常消費習慣、選擇節能產品、減少一次性用品等。環境部未來將持續優化生活碳足跡計算器功能,導入更多減碳行為的計算模式,並透過各種推廣活動,鼓勵民眾主動參與低碳行動,共同邁向淨零綠生活。



關鍵字: #碳足跡 #減碳